|   阴痒是指妇女外阴部或阴道内瘙痒,又称“阴门瘙痒”,以更年期妇女较多见。【临床表现】
 外阴部或阴道内瘙痒或有烧灼样疼痛,甚则波及肛门周围,奇痒难忍,心烦少寐,坐立不安,或见外阴肛门外皮肤颜色变白、增厚、干燥、溃疡。
 【病因病机】
 西医学认为由各种阴道炎症引起,例如外阴炎、滴虫性阴道炎、霉菌性阴道炎、老年性阴道炎、外阴白斑和外阴营养不良均可导致瘙痒。
 【诊断】
 妇科检查可见外阴皮肤色素脱失变白,或增厚或萎缩,或皲裂破溃,阴道内可见大量脓性分泌物或灰黄色泡沫样、豆渣样、凝乳样分泌物。
 【辨证】
 肝肾阴虚,肝经湿热。
 【治疗】
 1.治则:滋补肝肾,养阴止痒,清热利湿。
 2.基本操作及处方
 a.使用砭砧拍小腿内侧肌肉丰满处;
 b.腹股沟擦法(经气冲、府舍、维道);
 c.大敦、蠡沟、太冲、中极、三阴交点刺。
 3.加减
 湿热重加行间、曲骨点刺;肝肾阴虚加曲泉、太溪、照海点压。
 4.方义
 小腿内侧是肝、脾、肾经循行路线,通至腹部,可调养足三阴经病症,三阴交亦然。大敦、蠡沟、太冲均为肝经之要穴,大敦可泻肝热,止阴痒,蠡沟泄肝胆湿热,杀虫止痒,治阴痒常用穴,太冲既可清肝胆热,又可补肝肾阴虚,中极是任脉与足三阴之会,又是膀胱募穴,清下焦湿热,祛痒止带。
 【特别说明】
 糖尿病患者之外阴瘙痒兼治原发病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