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增生是以乳房肿块为主要特点的疾病,多发于中年女性,属于中医“乳癖”、“乳痰”、“乳核”范畴。 
【临床表现】 
以单侧或双侧乳房出现大小不等、形态不一、边界不清、推之可动的肿块为特征,或伴有胀痛、闷痛。与月经周期及情志密切相关,月经前疼痛加重,情绪急躁易怒,月经来潮后减轻或消失。 
【病因病机】 
西医学认为由于女性激素代谢障碍致使发生乳腺实质增生过度或各部分增生程度参差不齐而形成包块。中医学认为情志不舒、气郁或痰阻导致乳腺不畅,郁滞而成。 
【诊断】 
触诊肿块推之可动,边缘不清。一般增生为一个或多个散布在乳房外侧通向腋下部位。使用乳腺红外线热图像扫描、乳房钼靶X线摄片有助确诊。 
【辨证】 
肝郁气滞,痰阻经络。 
【治疗】 
1.治则:舒肝理气、化痰散结。 
2.基本操作及处方 
a.乳根、屋翳、丰隆、期门点压; 
b.以膻中为中心,上至璇玑,下至中脘,左右至神封实施刮法; 
c.增生部位使用砭珠守法。 
3.加减 
气滞重者加太冲点刺,肩井拍法;痰湿重加中脘点压,两胁擦法。 
4.方义 
乳根属胃经,宽胸理气;屋翳宣畅乳房经气,散结消瘀;期门为肝之募穴,疏理肝气尤佳;丰隆是胃经络穴,除痰化湿力强。任脉胸段可使胸前通畅,气血充盈至双乳。增生局部使用砭石珠串施以守法,可以消除胀痛、化散增生、软坚散结、除痰理气,是最必要的治法。  |